“沒人可以單純靠著藝術活著” 周杰倫新歌千萬銷量引網友熱議
發(fā)行兩周,銷量破千萬。周杰倫新歌《說好不哭》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三大平臺創(chuàng)下的佳績再度振奮了高速行進中的中國音樂市場,也不出意外地引發(fā)了大眾對于音樂付費的熱議。而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行業(yè)人士的專業(yè)分析之外,越來越多的普通用戶也開始發(fā)聲,對于音樂付費給予認可,在“微博樂評團”發(fā)起的相關話題下,就有網友直言:為音樂支付的費用對用戶來說并沒有什么,更重要的是版權意識。
“確實應該付費,記得當初,買盜版磁帶買盜版光盤,馬路街邊兒下個歌兒,就算你圖個便宜,但錢也是花了,而且這錢最后給不了創(chuàng)作者,到不了你喜歡的音樂人手里。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手機都能隨時隨地上網了,各種播放器也出來了,聽歌兒什么的也方便多了。有一天,想聽首歌,打開播放器發(fā)現聽不了了,需要開通會員,才意識到數字音樂開始付費了,果斷開了一個VIP。”
“我的第一張付費專輯是林俊杰的,以前總覺得,怎么會有人買付費的歌,后來才知道,有時候是對別人努力的尊重,畢竟即使是歌手,創(chuàng)作者,也不可能單純的靠著藝術活著。”
Taylor Swift曾說過:“音樂是藝術,我們應該為藝術付費。”誠如網友所言,音樂也是一種產品或服務,為其買單本質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更是破除了音樂的各種場地、情景限制,帶來了更加便捷的音樂獲取渠道和更加親民的價格。因此,作為受益者,用戶為音樂付費不僅是一個基礎的交易行為,更重要的是為自己喜愛的歌手給予了最直接的支持,助力他們的音樂再生產。
對于數字專輯這一創(chuàng)新形式對實體音樂的成功接棒,著名樂評人鄧柯也進行了專業(yè)的分析:付費專輯模式和流媒體/會員制完全不沖突,事實上目前很多付費專輯也只是有一個銷售周期的,銷售周期結束后專輯就開放給音樂平臺的會員了。這種模式本質上就是通過不同的銷售方式實現同一商品的階梯式定價,讓作品最大程度地和受眾的購買力匹配,讓作品的價值最大化,最終反作用于生產者,刺激TA們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作品。與此同時,數字專輯銷售成本的低廉及銷售數據的透明也為用戶和音樂人實現了雙贏。
中國的音樂產業(yè)是在泥濘中崛起的,隨著政府政策的干預、各大數字音樂平臺及版權方的跟進,從2013年到2018年,我國數字音樂付費人數從242萬攀升到了3876.5萬,在5年間翻了16倍。與此同時,據行業(yè)網站Musically的數據,繼2016、2017年連續(xù)兩年市場增長超過30%后,2018年中國錄制音樂產業(yè)總收入達到了5.313億美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了79.6%,該數據也刷新了自1950年代以來全球音樂產業(yè)歷史上的新紀錄。
不難看出,音樂付費不僅是版權意識的折射,更是版權意識的實質性轉化。因為一個健康的產業(yè)生態(tài)不只是供給方的無限輸出,還需要接收方的認可、吸收和反哺,音樂付費,即是音樂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和基礎。
對此,音樂博主“金屬樂界DEMOGORGON”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數字專輯是實體專輯的延續(xù),只是換了個載體而已。我們支持創(chuàng)作者、支持自己熱愛的音樂、支持整個音樂產業(yè)能有更好的未來,光靠口頭空喊是不夠的;創(chuàng)作者、演奏者都要生活,而光動嘴支持,無論誰都是活不下去的。”
法律博主“談典看法”也指出,“數字音樂本質上是音樂著作權的一種承載形式,是受法律保護的。”“數字音樂的逐漸普及,付費人群和金額不斷增加,表明版權意識在不斷提高,這才是常態(tài)。”
誠然,對于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來說,不足4000萬的付費人數確是九牛一毛,但不斷走高的趨勢也反襯出全民音樂付費的巨大的潛力。據騰訊音樂財報顯示,2019年,其平臺一季度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為2840萬,同比增長了27.4%;截止二季度,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已提升至3100萬,同比增長33%。而騰訊音樂作為國內領先的數字音樂平臺,其付費用戶數的快速增長也正是整體產業(yè)優(yōu)化的具象寫照。
不僅如此,付費音樂也在體驗上主動幫助用戶壓縮邊際成本。相比國外主流音樂平臺,國內音樂平臺的數字音樂服務不論是在專業(yè)性、社交性、身份特權及各種增值內容上,都更加細致,除了音樂本身的聆聽體驗之外,還可以串聯(lián)到非常多與音樂相關的場景中,而10元左右的月費對于用戶而言也具有非常高的性價比。這都是越來越多的用戶逐漸接受付費的重要原因。
如某網友犀利觀點,“全面知識版權付費也許不會那么快,但白嫖時代終會過去。”根據易觀在2019年4月發(fā)布的《2018中國數字音樂行業(yè)用戶付費發(fā)展盤點》,有近六成用戶在內容質量滿意的前提下愿意為內容付費。“隨著版權意識和付費產品體驗的大幅度改進,音樂付費的黃金時代一定會到來。”在知名樂評人、音樂視頻社交App菠蘿BOLO首席執(zhí)行官郝舫看來:“音樂行業(yè)價值回歸和增值,在全世界已經是很顯然的態(tài)勢,重要標志之一就是版權價格的增長和付費用戶滲透率的不斷提升,這個進程才剛剛開始。周杰倫的付費數據其實有一個小小的意義,就是老粉們也逐步認同為內容付費,而新一代用戶為內容付費的習慣更優(yōu)于老粉,這在線上線下的數據里都已得到體現。”
評論
- 評論加載中...